红袖添香 > 穿越架空 > 我在大明割韭菜 > 第185章大凌河之战

七月十三日,崇祯抵达山海关的消息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。

皇太极听到后,倒是有些意外,他没有想到明朝那个小皇帝居然还敢跑到山海关来。

他以前对崇祯的印象并不算太好。

在他心中,明朝皇帝年少急躁,遇事容易慌乱,而且性格反复无常。

朝堂之上自然更是乌烟瘴气,混乱不堪。

皇帝敢来山海关,说明这个皇帝胆子还是有的,而且也愿意忍受边境脏乱差的环境。

这种时候,别说皇帝,连许多官员听闻自己要被调去边疆,也是哭得死去活来的。

能来边境,至少绝对是可以收买人心的。

这一点,皇太极非常清楚,因为收买人心,一直都是皇太极的长处。

不过他也并不将崇祯放在眼中。

因为他有新战术对付明军。

整个七月中旬,沈阳的粮食运输就没有停过。

蒙古各部也都在做准备。

此时一共调集五万精锐,分别由八旗和蒙古军组成。

由皇太极亲自挂帅,兵分两路。

在七月二十一日这一天,皇太极召开了全军的高层议事,主要是强调军纪。

这是皇太极打仗的一贯风格,在他看来,军纪在打仗的时候,是大于天的事,没有军纪,仗就不必打了。

随后,两路的统帅也分出来了。

右路的统帅为贝勒德格类,代善和阿敏随从征讨。

线路是越过大凌河,从义州往南下,抵达大凌河与锦州之间。

这是为了切断锦州与大凌河城之间的联系。

左路则有由皇太极亲自统帅,走广宁,南下正面直扑大凌河城。

历史上也的确是这么打的。

身在大凌河城的袁崇焕,这些天一直接到各种从前线传来的情报,都只在说一件事:皇太极要来了。

此时此刻的辽西走廊是什么状态?

宁远有1万守军,而锦州屯有8万守军,其中有3万是京卫军。

这是皇帝提前增兵的结果。

正在修筑的大凌河城,也有屯兵3万。

可以说,袁崇焕将自己手里大部分精锐都派到了大凌河城,因为大凌河城一定不能丢。

崇祯和他的想法一样,绝不能让历史重演。

这些天,袁崇焕天天亲自盯着工事,并且到处检查阅兵。

这些都是他的长处,他是搞后勤出身的,由于性格比较冲,又很符合祖大寿的口味,祖氏是非常信任他的。

在袁崇焕的亲自监工下,大凌河城现在基本上已经建得差不多,城中囤积的粮食有5万石(600万斤)。

城中除了3万正规局,还有十万军民。

一共十三万人,吃600万斤粮食,一人平均可以拿到46斤,够吃近一个月了。

锦州还屯有10万石,广宁也还有5万石。

和历史上不同,这一次准备了充足的粮食。

但是有一个问题。

什么问题?

关宁军和京卫军的矛盾,在这一段时间,逐渐尖锐起来。

关宁军认为京卫军一个个都是花架子,装备好,但打不了仗。

京卫军则认为关宁军军纪差!

因为卢象升这个人,打仗也有一个特点,对军纪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。

这一点是他从岳武穆那里学来的。

军纪是军队战斗力最基础的保障。

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,这是岳飞的治军理念。

键盘左右方向键"→"或"←"可翻页,回车可返回我在大明割韭菜目录,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