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袖添香 > 历史军事 >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> 第四百零一章 拿下县老爷,咱们投赵家去

淮安仓、淮安漕仓、大军仓、东新仓、常平仓、社仓、东仓、南仓、储济仓等等,作为漕运总督所在地,彼处岂能无有粮仓?

虽然它们加在一块也不如清江浦的常盈仓广大,但几十万石粮食还是有的。

谁让这俩月中原不稳,使得漕运都不得不拖后了一些,以至于大量的粮食挤压在淮安挤压在清江浦。

现在就都便宜赵亮了。

“诸位,今日城破,我等当为朝廷尽忠。”山阳知县慷慨陈词,只是半响却无反应,各个差役和他手下的师爷都用奇怪的眼睛看着他。

要尽忠也只多他这个知县老爷尽忠,干他们这些小吏和师爷什么事啊。

而且现在苏北都传遍了,甚至全国都传遍了,很多投靠赵家的小吏和师爷都受到了重用。

因为赵家把官制给改了。

人家是官吏不分家。

一个县里比过去多了好多个官。

比如捕快三班是警察局了,税官也有专职的税务局和粮食局了,连问官司都有对口的法院。

另外还有教育局、财政局、民政局、统计局、水利交通局等等。

这些在大青果的时候倒也不是没有,衙门里的六房可不是摆设,外加巡检署、课税署、河泊所、驿站等机构办事,可惜这些办事儿的头那都不是官,而是胥吏。

一个县里头,哪怕是最大最繁华的县,不仅有县丞还设有主簿、巡检司,那一个县里有品级的官儿也顶多五六个。

知县老爷是七品,县丞、教谕是八品,主簿、训导、巡检是九品。

连诸吏之首的典史都不入流,那些驿丞(掌邮传)、闸官(掌河闸启闭事),税课大使(掌典商税)、县仓大使(管仓庾)、河泊所官(掌收渔税)等,以及医学、阴阳学、僧会司、道会司的头头们,更不需要说了,均属未入流之杂职官。

他们这些胥吏们虽然藏污纳垢,心黑手辣,能赚到不少灰色收益。

家族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。

看着是不如士绅们风光,可事实士绅们也要给他们三分面子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摸消掉他们心中对于升官的愿望。

相反这只会叫他们更加看重‘官身’。

——大青果不仅断了他们当官的路,连他们的子嗣都不能参加科举,这样的规定固然叫很多人失了心,但这却也让他们心底里更加羡艳那些做官的。

越得不到的才是越好的么。

如果一切稳稳的牢不可动,胥吏自然也就死心了。但如果猛地被撬开了一丝缝隙呢?哪怕是极小的缝隙,那都能叫不少胥吏们心驰神怡的。

人家赵家可是给官的。

别说是县里的各局了,见城外乡下的那些被改称为乡长、镇长的家伙们都有了官身。

而且在这方面毫无限制,官吏不分家,理论上一个最底层的办事员只要能不断的立功,那都能一步步登上最高位的。

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很扯淡,但那已经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不是!

县令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,只听下头一个衙役说道:“兄弟们,当断不断反受其乱。你们要是不愿意下手,那就站到一边去,咱们井水不犯河水。”

说着就大步奔上堂来,“愿意拼一把的都跟我上啊,拿下县老爷,咱们投赵家去。”@B

键盘左右方向键"→"或"←"可翻页,回车可返回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目录,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